在疫情防控期间,南宁市多家具有团体用餐配送资质的餐饮企业紧迫复工复产,保证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一日三餐。供餐企业及职工怎么样才干做好自我防疫作业?用餐食物的质量和安全怎样保证?2月24日下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看望团餐加工公司,直击餐品出产、配送进程。
2月24日下午4时许,在南宁市松柏路的一个工业出产厂房里,数十名职工正在烹制当天的上千份晚餐。从2月1日起,该公司接到用餐保证使命后紧迫复工,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公安、环卫等部分供给餐食。
“最早选了20名南宁本地的职工提早复工,每天上班前都监测体温,做好消毒灭菌作业。”该公司CEO陈饴说,在复工前,公司逐个了解职工新年期间的去向及健康情况,并每日盯梢监测职工身体健康情况。一起,严厉把控食材源头,从收购、加工到配送都严厉执行可追溯办理。
陈饴说,前段时间,原材料的收购不易,没有很好的办法做太多款式的菜品,所以以套餐为主。每份套餐的价格在15元至25元之间,食材以时令瓜果蔬菜、牛肉等为主,首要供给疫情防控一线月中下旬以来,跟着复工复产企业的增多,订餐量日益增大,公司每天上班职工数量增至40多名,首要为12家单位及48家便利店配餐,每天出餐量到达3000多份,“正常的情况下,咱们每天配餐是3万份,现在的运转本钱很高。”
“每名职工都要通过洁净鞋底、洁净手部、测温、替换衣物、洗手、风淋消毒等7道程序,才干进入出产车间。制品包装的职工还要添加两个程序。”陈饴说,出产车间分为粗加工区、制造区和包装区,每个区域的职工都是相对固定的,不能随意走动到其他区域,连上厕所都要换鞋子。此外,要求职工每2小时换一个口罩,2小时消毒一次出产车间。
在消毒水池清洁鞋底后,南国早报记者得以进入出产车间入口处。穿上鞋套,戴上手套、帽子,换上一次性无尘服,洗手而且再次走入消毒水池、通过风淋消毒后,才干来到加工区域。
炒菜车间内,3名作业人员正在忙着烹饪食材,他们从当天下午2时就开端了各项预备。
饭菜烹制完成后,经专用通道进入配餐区,这是制品出厂前的最终一道工序,先取部分留样、备检。十几名职工排在分餐线两旁,打饭打菜,一份份盒饭通过从窗口递出,贴上标签。分装饭菜时,周围还有一名检测作业员对饭菜进行查验。
包装好的餐食装进送餐保温箱后,由配送人员从专门的出口取出预备装车。在发车之前,配送人员先在车厢内喷洒了消毒剂。陈饴说,现在,送餐采纳一系列无触摸配送办法。
当天下午6时许,送餐员开车到南宁市卫健委门口,翻开车厢搬下装满盒饭的箱子放在门口,由对方作业人员把送餐箱拿进办公室。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送餐进程中,配送员都戴着口罩和手套,操作标准。
“咱们从进货查验、健康检查、清洗消毒、加工制造、人员管控、配送办理等方面着手,从严监管,保证食物安全零事端。”南宁市商场监管局餐饮科科长黄晓文说,为防备疫情期间群体性聚餐或许引发的危险,该局整合职业资源成立了“南宁市城市会集供餐服务联盟”,建立团体用餐配送服务渠道,为南宁市复工的行政事业部分、企业单位供给用餐保证服务。
黄晓文称,从2月10日至今,参加“南宁市城市会集供餐服务联盟”的餐饮企业已达67家,散布各个城区,涵括各类特征餐饮、中西快餐、米粉简餐和糕点小吃等多种业态,风味多、品类全。四家团体配餐公司供餐15000多份热食(未包括其他联盟成员外卖送餐),城市会集供餐联盟共捐献爱心餐7000份(不包括牛奶、矿泉水等其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