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五个县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其中,金寨县、霍邱县、叶集区为国家计划县,舒城县、裕安区为地方计划县。2023年春学期,全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校737所,受益学生216942名;秋学期,全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校659所,受益学生205428名,实现实施学校和受益学生覆盖率均为100%,食堂供餐率100%。
(一)强化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督查和业务培训。组织并且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督查78次,及时整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160个。县区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培训47场(次),受训4308人(次)。659所学校完成“互联网+视频厨房”工程。县区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抽检食材质量,开展食材质量检验测试37批次,涉及品种有米、油、荤蔬菜、调味品等,做到食品来源可溯、风险可控、质量可查。
(二)规范食材采购。全面落实《六安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食品及原辅材料采购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食堂食材采购。由县区统一招标采购大米696.9万公斤、食用油113.75万升和牛奶1593.5万盒;新鲜荤素菜、调味品等所有食品及原辅食材由县区统一组织、以中心校为主体公开对外招标采购食材263所学校。177所公办住宿制学校早晚餐食材及辅料纳入统一招标采购。新鲜食材实行“一日一供”,食材验收实行“三人制”或“轮值制”,确保食材安全、新鲜、营养。
(三)规范资金管理。加强财务专员队伍建设,各县区营养办配备了财务管理人员,从教育系统遴选教师从事食堂财务工作,县区开展财务专员业务培训14场次,受训440人次。各地制定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开展营养餐财务互查活动,逐步的提升财务专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上的水准。严格落实“校财县管”,全市全方面实施网络版会计核算系统管理营养餐财务。全市学生自缴餐费14893.42万元,教职工自缴餐费1408.70万元,均纳入县区统一管理,统收统支。全方面推进寄宿制学校早晚餐与营养午餐统一管理、统一建账,分别明细核算。坚持公开公示,各县区统一制作公示牌,统一印制各类食品安全台账,公示投诉热线,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四)规范食堂用工。全市605所公办学校营养餐食堂2214名从业人员,全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劳务企业派遣。学校将食堂的各项劳务(包括食物清洗、切配、加工、售买和食堂餐厅餐具的卫生保洁等)外包劳务企业,并与之签订劳务承包合同。劳务承包合同由县区营养办统一制定。学校配合劳务企业组织员工素质培训、管理,学期结束时通过师生、家长对劳务企业和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做综合考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劳务派遣管理和使用食堂从业人员,有效地防范用工风险。
(五)争创示范食堂。市教体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实施方案、考评细则,采取学校申报、初审推荐、复评验收、公示表扬等程序进行,并实行挂牌、摘牌动态管理。2023年开展第四届示范食堂评选和第二届示范食堂复评,评出市级“示范食堂”14所,复评市级“示范食堂”20所。通过开展争创示范食堂活动,有力地推动全市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提质升级。
(六)推进科学配餐。在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全力支持和指导下,六安市在全国率先探索运用电子营养师系统实现营养配餐,每日主食加三菜一汤外加水果、杂粮、牛奶成为标准餐,实现供餐营养均衡,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校制定、多校共享”的配餐模式,即中心校(食材采购主体)负责制定营养食谱和采购食材,供中心校下属各校统一使用,加快了电子营养师配餐的普及。各校还通过家长微信群,公示每日菜谱菜品,定期邀请家长陪餐,逐步实现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健康转变,受到广大师生、家长由衷的欢迎和高度赞誉。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和推进,电子营养师配餐学校由试点5所学校增至79所学校,受益学生96363人,裕安区已在全区推进电子营养师配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曾作专题报道,今年秋学期,六安新闻网又作了专题报道。
(七)创新智慧监管。在省营养办的全力支持和指导下,裕安区在今年春学期2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秋学期已将全区所有市级“示范食堂”学校和民办学校共37所学校纳入智慧监管试点范围。通过智慧监管平台,逐步实现下单配菜、食材验收、菜品留样、索证索票、校领导陪餐、自查自检、报表结算等均电子化操作,实现实时动态监管,较大地减轻了学校的工作量,提高营养餐管理上的水准和供餐质量。
一是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严格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强化食堂所有的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抽查、巡查、督查,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业务培训。
二是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严格落实“校财县管”制度,全方面实行网络版会计核算系统管理营养餐财务。加强财务专员队伍建设,开展食堂财务专员培训;学生和教职工自缴餐费由县区统一管理,统收统支;寄宿制学校的早、晚餐与营养午餐纳入食堂财务统一管理,统一建账,分别明确核算;持续开展第三方审计营养餐财务。
三是进一步规范食材采购。全方面实施学校食堂大宗食材(大米、食用油、牛奶)由县区统一招标采购;新鲜荤蔬菜、调味品等所有食材由县区统一组织、以中心校为主体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新鲜食材全方面实行“一日一供”;食材验收实行“三人制”或“轮值制”;持续开展第三方食材质量检验;建立完整食堂供餐质量巡查制度和食材询价制度;加强对食材供应商监管。
四是电子营养师配餐提质扩面。开展试点学校电子营养师管理员培训,召开全市学生电子营养师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电子营养师试点工作纳入市级“示范食堂”考评和年度考核,总结、完善、推广“一校制定、多校共享”的电子营养师配餐模式。
五是积极地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设营养改善计划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营养餐管理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逐步减轻老师的工作量,提高营养餐管理上的水准和供餐质量。
六是逐步加强宣传教育。多途径、多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向学校提供营养指导,倡导健康饮食理念。积极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宣传,关注社情舆情。各校要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宣传厨窗、黑板报、征文、班会、队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知晓度。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有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