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食品安全关键环节13年餐饮管理企业
助力传统食堂转型升级,提供智慧食堂承包服务

小9直播体育官方网站

打好“四张牌”创造荆门接待新特色

更新时间  2024-05-28 来源:小9直播体育官方网站

  荆门市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始终将接待工作放在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高度去谋划,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特色接待、完美服务、打响品牌、发挥作用”为目标,打好“品质、文化、创新、素质”四张牌,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探索文化赋能,打造接待品牌,发挥“辅政”作用,为荆门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贡献力量。

  体现精细化。坚持从细处入手、小处用力,在服务细节中力求尽善尽美,对每一位客人实行点对点、保姆式服务。在食宿安排、出行保障、参观考察等全方位、全流程跟进服务,确保每一环节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细心观察客人的眼神、话语、身体语言,及时跟进,服务到位。如在客人的房间摆上“五个一”(即一份报纸、一本书、一杯晚安奶、一份地方小吃、一张温馨提示卡);在出行的车上放置荆门市行政区划图、调研路线图,一个靠垫、一杯清茶等,在接待中既需“遵规”,也要“用情”。

  体现特色化。荆门地处长江中游,土地丰饶、物产丰富,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建立特色产品信息库,宣传推介当地有名的国宝桥米、高油酸菜籽油、漳河的鱼虾、石牌豆腐、非遗产品——矮子馅饼、八角雪枣等特色产品;另一方面,选好特色食材,展示荆门传承下来的楚菜制作技艺,“楚菜精做、土菜新做”,端出“蟠龙菜”“腊香鸡”等一盘盘“荆荆有味”,让客人吃出特色、吃出印象。

  体现个性化。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服务,让客人感受接待温度。一接到通知,第一时间了解客人的籍贯、曾经工作地和现工作地,以及口味、民族、禁忌等,根据客人身体健康情况、习惯特点、个性要求等提供合适的饭菜、茶水及小零食,在餐厅、房间调好适宜的温度、湿度、灯光,让客人不会感到“水土不服”。另外,对每一位来过的重要客人都会建立一人一档,便于日后接待服务更加精准。

  荆门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渊源深厚,自然风光秀美,有着优秀的人文精神。接待工作人员要当好宣传员和推销员,将我们的特色文化、优势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城市精神、营商环境推介出去,为招商引资、对外交流、争取项目资金搭建平台。

  用好接待载体。在接待中我们普遍的应用各种载体宣传推介荆门。首先,荆门的政务接待酒店“九派通苑”是为湖北省举办第三届园博会配套的,名字出自唐朝诗人王维描写荆门的一首诗“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昭示了荆门自古以来交通区位的重要性。其次,酒店的装饰风格、餐厅和房间的字画都描绘着荆门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以及民风民俗;在酒店廊道客人必经之地展示着荆门当地特色产品,体现了“六个一”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袋米、一壶油、一头猪、一篮菜、一只虾、一枝花)。酒店电梯间滚动播放着荆门的宣传片,接待中使用的接待手册、席签、桌景、餐具、菜单等接待物品无不融入荆门元素,展现浓郁的荆门地方特色和发展成果。

  凸显地域文化。荆门的文化丰富,有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态文化、楚简文化、象山文化、长寿文化、非遗文化、运动休闲文化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屈家岭文化、改写了中国思想史的郭店楚简文化、世界长寿之乡的长寿文化和中国网球之乡的运动休闲文化。要让客人了解荆门,先要了解荆门的文化。在食材上,我们最终选择世界长寿之乡的野生葛粉、大白刁和“三白虾”,在接待手册中用郭店楚简的先秦文字小篆来叫响荆门“长江谷文明、荆楚新门户”的口号,酒店展示的屈家岭出土的黑陶仿制品展现屈家岭文化,在餐厅的中间打造的“中国网球之乡”和“亚洲观鸟之乡”的主题桌景,体现荆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

  融合不同文化。荆门地处全国的地理中心,饮食文化是从融合全国各大菜系中发展出来的,融合包容也是我们最大的特点。在餐桌上除了我们自己的特色菜品外,也会呈现几道客人当地有名家乡菜,让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在同一个桌上呈现,让客人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也为自己家乡菜能被当地知悉、流传而感到自豪,从而拉近与客人的距离,使交流合作更顺利更轻松。九派通苑酒店紧邻园博园,园里是省内17个市州和省外国外其他友好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景观,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景观文化一同呈现,让客人感受到不同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强化统筹机制。坚持横向和纵向联动,与各级各部门和县市区紧密配合,整合地方优势资源和接待力量,使接待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一方面,规范接待运行机制,形成了市委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负总责、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统筹安排、各地各部门具体落实的“大接待”工作格局。另一方面,统筹好各接待基地多批次公商务接待活动,合理的安排好食宿行,确保接待工作有序开展。

  健全接待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根据中央、省委要求,配合市委办公室制定下发了《荆门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公务接待范围、标准、要求等,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建立健全了接待工作规章制度、工作规程,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公函制、清单制、审批制、报账制等,实行预算管理,严格费用审核。

  规范接待流程。规范接待服务流程和标准,从接待准备、组织实施、小结交流、经费报账等各方面,从迎接客人到店、住宿、就餐、会见(会议)、考察、送别等全过程制定全套完整流程,对接待人员、酒店服务人员职责、点位、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提出明确要求。还制定了重大活动指导机制、重大活动外出接待服务机制和重大活动复盘机制等,提高接待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强化政治意识。政治性是公务接待的第一属性,公务接待机关是政治机关,公务接待人员最首要的素质是政治素质,必须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利用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周集中学习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提升业务本领。在机关大力开展“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活动,利用“岗位练兵”“我讲我的业务”等平台,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专家讲”与“自己悟”、“书本学”与“下基层”等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干部职员熟悉了解市情、省情、国情,掌握必备的专业相关知识,涉猎相关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知识,努力成为接待行家里手。

  锻造过硬作风。以四个提高(提升工作站位、提升工作标准、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工作目标,倡导“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攻坚克难、马上落实”的工作作风,提振干部职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每一次接待更出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党员干部纪律教育,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清正廉洁底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接待队伍。